金川县以盛产雪梨闻名全国,素有水果之乡美誉。金川雪梨在清末曾是皇家贡梨。据清史料1726年《古今图书集成》记载,大渡河部(今金川、丹巴、泸定一带)有梨栽培。
1965年《金川梨调查初报》认为在乾隆年间平定金川前(公元1747年~1776年),当地已栽种梨树,由此推断其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。
金川地表海拔在1950米至5000米之间,属于明显的大陆高原型气候,受亚热带气候的影响,气候温和,年均气温12.8摄氏度,年均降水量880——1200毫米,无霜期265天,阳光充足,紫外线强,是梨等水果的最佳生态区。
雪梨因其肉嫩白如雪而得名,入嘴即化,糖分含量高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“梨者,利也,其性下行流利。”金川雪梨膏中的雪梨味甘、微酸、性寒、无毒、具有入心肺、胃经,润肺,止咳化痰、生津除烦、滋阴润燥、清心泄火、滋肾补虚、利尿润肠、通便的效果,长期使用利于身心。而用雪梨汁熬制的雪梨膏,则有止咳润肺功效,与川贝合制的川贝雪梨膏,是传统的中成药。金川熬制雪梨膏的历史,已有300余年。
雪梨膏是由雪梨以独特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,由《本草求原》中记载的“秋梨蜜膏”经宫廷御医加工演变而成。选用百分之百的金川雪梨为原料,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加工的金川雪梨膏,是金川民间普遍作为食药两用的产品,几乎家家户户都能熬制,且能长期保存,成为一项著名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雪梨膏制作采用传统古法熬制,将雪梨用清水洗净后,用石磨或粗糙的石头将雪梨的果肉磨碎;用纱帕(旧时用麻布)过滤出梨水汁,将分离出来的梨汁倒入锅中,中火开煮,当其沸腾后转小火慢慢熬煮脱去水分,使梨汁变得十分粘稠后,熄火冷却,再装入容器中待用,即是梨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