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金川非遗——金川黑陶
金川人文历史悠久,新石器时期,即5000年前,这里就是古人类生产生活的地方,从二嘎里乡二嘎里村刘家寨考古发掘资料可知,50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有陶文化阶段,推测这里就有陶器制作的专业作坊,从发掘出的10座陶窑和大量陶器残件和残片看,不但器型多样,甚至还有彩陶器物,说明金川地区很早就发展出了制陶工艺。
金川及周边地区人们自古就使用本地生产的陶器,至今一些家庭所使用的黑陶酒具、水罐、油罐、煮罐等,大多产自卡拉脚本地生产的陶器家庭作坊。
制作黑陶的黏土是源于当地高山上的一种特殊的红泥和黑泥混合,取回后,将其锤碾成粉末,过筛后即成熟料。然后将过筛的熟料加水反复搅拌揉均,成可塑状即可。随后再经过制坯成型、手工打磨、烘干定型、窑炉烧制等环节,并采用独特的“封罐熏烟渗碳”方法烧制。每一件陶器器型差异与变化的掌控,全凭制陶艺人的感觉。
随着历史的发展,早期的陶器除彩陶有纹饰外,一般陶器都比较素朴,但随着民间文化和苯教文化的影响,陶器除了在器型上反映出民族文化特征外,更增添了大量如四吉祥、六吉祥、八吉祥,及琼鸟、龙、象等文化符号,使以卡拉脚为核心的黑陶手工技艺,更表现出了地域和民族特色,成为传承长达数千年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目前《金川黑陶》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在当地主要以家族传承为主;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。